霍营街道文化活动中心
资深长老2025-11-11 09:13:27
楼主
为激发青少年对自然科学的探索热情,带领孩子们深入了解植物根、茎、叶的奥秘,11月9日“植物奇遇记——探索植物的根茎叶”主题活动在首开LONG街北区N1-B四层霍营街道文化活动中心机动教室顺利开展。本次活动面向7—14岁青少年,共招募50名参与者,通过“知识讲解+趣味科普+手工创作”的丰富形式,让孩子们在学与玩的过程中解锁植物世界的隐藏技能,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沉浸式探索,解锁植物三要素奥秘
活动打破传统科普的枯燥模式,以植物根、茎、叶为核心,带领孩子们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科学探索之旅。
在“解密地下工程师——植物的根”环节,讲师结合实物观察和微观图片,生动解答了“为什么有些植物能在石缝中生长”“为什么红薯能储存养分”等疑问,深入剖析了根系“扎根土壤、吸收养分、固定植株”的三大核心功能。从大豆的直根系到小麦的须根系,从红薯的块根到榕树的气生根,讲师通过丰富的案例展示,让孩子们清晰认识到不同根系的“专属造型”,理解了“形态适配功能”的自然智慧。
“植物运输网——茎”的讲解中,讲师以“植物的养料高速公路”为比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了茎的运输机制——如何将根吸收的水分和养分输送到叶片,又如何将叶片制造的有机物反向运向根部,让孩子们轻松掌握了茎“支持、运输、储存”的多重作用,原本抽象的植物生理知识变得直观可感。
而在“自然能量工厂——叶”的环节,现场展示的数十种植物叶片标本让孩子们目不暇接。从枫叶的掌状到松叶的针状,从卵形叶到扇形叶,讲师引导孩子们观察叶片形态的差异,并结合光合作用、水分蒸发等原理,解读了“形态与功能”的适配逻辑,让孩子们在观察中学会思考自然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期间穿插的趣味科普视频,更让知识点的传递变得生动有趣,牢牢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创意手作,让自然之美可触可藏
理论知识学习后,充满趣味的手工创作环节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工作人员提前备好草根、干草、彩绳、各类树叶、过塑工具等材料,孩子们分组协作,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开启了“植物变艺术品”的奇妙转化。
在“草根娃娃制作”中,原本不起眼的草根、干草在孩子们的手中摇身一变,成为了造型各异的可爱娃娃——有的扎着彩绳“小辫”,有的戴着树叶“帽子”,每一个作品都承载着孩子们的独特创意。“树叶书签创作”环节同样精彩,孩子们精心挑选心仪的树叶,经过压平、过塑等步骤,制作出专属的自然签,将秋日的自然之美定格在书页之间。创作过程中,孩子们相互交流技巧、分享灵感,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培养了合作意识。
有序开展,收获满满好评
为保障活动有序进行,工作人员提前明确报名须知,提醒参与者准时签到、全程参与。活动当天9:45起,孩子们陆续签到入场,现场秩序井然。活动过程中,工作人员全程跟进,及时提供材料补给和技术指导,确保每位孩子都能顺利完成学习与创作。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纷纷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分享活动中的收获:“原来红薯是根不是茎,太神奇了!”“我做的书签要送给妈妈当礼物”“希望以后多办这样的活动”。家长们也通过反馈渠道表达了认可,认为活动既传授了科学知识,又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是一场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优质活动。
总结与展望
本次“植物奇遇记”主题活动通过“学+玩”的模式,成功搭建了青少年接触自然科学的桥梁,让孩子们在探索中收获知识,在创作中感受自然之美。未来,霍营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将继续聚焦青少年成长需求,策划更多兼具教育意义与趣味性的文化科普活动,为青少年营造丰富多元的成长氛围,助力孩子们在体验中探索世界、收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