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笑猫
资深长老2023-06-07 15:12:48
楼主
东翻西翻,翻出一个旧日记本,我爸的。开篇上写着两句诗作:
“甘露浇心浑身爽,胸有朝阳满眼明。
向阳花开朵朵红,万紫千红看一枝。”
我怀疑这是我爸自个儿写的,别问为什么。我爸年轻时是个帅哥,等下回我发张他的照片上来。接下来,我爸开始显露他的理工男本质,在日记本的第二页,写了一个目录:
1、备忘
2、烹调技术
3、扑克牌游戏
在第一部分备忘里,记录了我姐刚出生时的一些事儿,比如说她两岁时,会唱革命歌曲“东方红”。还有12月1日发工资,领出50元(和老同事聊天,他们都说70年能拿50元一个月的工资,那是大款级别的,我说我爸是老知识分子了)。又记录70年3月22日,漭河主体完工——这似乎是郑州附近的某个铁路工程,看来我爸先是在铁路上跟过一段工程,后来才留校当了老师的。这段时间,他应该一直是在出差。70年5月8日,漭河桥架全部结束。之后不久,我爸收到我妈来信,说我姐开始上幼儿园,很懂事,会帮阿姨管理小朋友,说:“别哭,阿姨管不过来。”,晚上看电视,回来会告诉我妈,说:“妈,大地主坏,特坏!”
那时候我家里还没有电视机,看样子,是去邻居家看的电视。一直到这一年的9月21日,日记上写着“回到北京”,他才回京。
备忘到此结束,接着开始了第二部分,家庭菜谱。
家庭菜谱很细致,分凉菜类,热炒类,鱼虾类,鸡鸽类,汤菜类,牛肉类。我的天。凉菜类里的第一道菜是拌茄子,原料和制法写的清清楚楚,并且字迹工整,一看就是时间充裕啊。我以为我爸就一开始有新鲜劲,等新鲜劲过去就算了呢。那可小看理工男了,我爸孜孜不倦写了二十多页的菜品,每一篇都工工整整字迹清晰,不像备忘录那样随意。
空了若干页后,开始了第三部分:扑克牌游戏,只记录了桥牌和拱猪这两样玩法。看来他对打牌不感兴趣。这个特点延续到现在。要是我们打牌,他就上一边坐着去了:“我不愿意动脑子。”其实并不是,要是给他出道数学题,他感兴趣着呢。
让我惊喜的是,在这个小日记本的后面几页,我爸记录了与我相关的一些小日记。当然,在此之前,他写的是“经济计划”。
“家庭收入每月112元。
家庭支出每月108元。”
大概这个经济计划的草案太过庞大,坚持不下去,所以他又改记了一些“备忘”。我,就在这部分“备忘”里。
其中说到我快两岁时,会说很多话,和我姐吵架,找我爸告状,说“她不得(给)我”,“她又踹我呀”等——等等,我还不到两岁,我姐就踹我,这个账先记下来,回头找她算!
此外,还提到了唐山大地震的事儿,这次地震之后,大概我爸就嘱咐我们一有动静就往屋外跑,因此他又记录下了我和小朋友之间的对话,那时我三岁。
我:我家没有橡皮筋。
苗:我家有。
我:你去拿来。
苗:我妈不让拿。
我:你偷偷的去拿来,我有大皮球给你玩。
苗:走,到我家去玩去。
我:不,我爸说了,不让在屋里玩,有地震。
我爸还记录下来,这个姓苗的小姑娘,当时五岁。
最有意思的是记录了一次放暑假时,我爸带我姐和我去西郊动物园玩的情景,那时我两岁,还有我四岁时第一次跟着看一整部电影的场景,我爸说那是一部苏联电影,名叫《难忘的1919》,我爸很惊讶我居然看出门道来了,因为我在影片结束时对我爸说:“那个坏蛋他自己打死自己,是吧?”并且在听到大人说“这部片子是描写斯大林的”时候,我说:“斯大林的办法好”,把我爸惊着了,要知道那会我才四岁。
小“备忘”就记录到了这里。
合上日记本,我不禁陷入了沉思,这么说,我小时候是一个神童啊。可是可是,我明明记得6岁的时候我要去上小学,老师考了我一道或者两道十以内的减法,我都回答错了,因此,直到7岁我才被允许上小学,并且,上小学的第一学期,拼音我学得一塌糊涂,得了一个“差”,还请了家长。这些我爸没记录,所以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关于时光的那些话怎么说的来着,如白驹过隙。一转眼,我自己的孩子都已经十来岁了,我爸也成了老年人,有一次回到家里时,他说:“你们都大了,不能像小时候那样天天在旁边看着了。”
最后,我也掉一回书袋,用晏殊的《浣溪沙》作为结语: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023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