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stone
资深长老
2008-08-01 17:52:54
楼主
北极熊生存危机-全球变暖。无哗众取宠之意,看北极熊遭遇落泪同时,也感叹狂妄而弱小的人类早晚也必遭自然惩罚!
跟帖:4条
浏览6072次
北极熊生存危机.全球变暖 avia 2006-02-12 15:28 Tags: - 人类活动导致地球变暖,地球变暖导致北极冰冻气候反常,进而导致北极熊生存灭亡。我选了两幅图,上面北极熊好像在凝视着什么,结冰的地带越来越少、时间越来越短,北极生物生态遭到威胁。这一切还是因为人。 在欧洲遭遇严寒之际 北极迎来罕见暖冬 2006新闻晨报 据新华社报道 欧洲大陆这个冬天严寒袭人,不少地区平均温度降至零下20摄氏度以下,南欧西西里岛都已结冰。但在靠近北极圈的俄罗斯楚科奇自治区,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6日发表报告显示,那里正遭遇暖冬。 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远东部门发言人埃莱娜·斯塔罗斯蒂娜援引6日报告内容说,当地人抱怨,“现在已经没有真的严寒了,所有东西都在融化,太阳也出奇灿烂。大自然已遭严重破坏,它对人类感到愤怒。”当地人还反映说,以前他们只在夏天使用井水,现在井水到11月才会上冻,而且“现在5月份上冰打猎都是件很危险的事”。猎人们还发现了以前从未在楚科奇半岛出现的动物,如小海豚、驼鹿、燕子、海狸和猞猁,而北极熊则变得越来越富有攻击性,并且喜欢靠近村庄。 有专家预测,北极地区气候将会出现重大变化,未来50年中平均气温可能将上升10摄氏度甚至更多。 全球变暖 北极熊长途跋涉觅食淹死海中 2005年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人们都知道北极熊是冰雪世界的“王者”,身为游泳高手的它们怎么会被淹死?但科学家的最新调查发现,由于全球变暖、北极冰层融化速度加快,北极熊的“传统领地”受到严重影响,它们不得不到更远处寻找食物,漫长的海上跋涉导致少数北极熊因精疲力竭而被淹死!痛心的事实再次给人类敲响气候变化的警钟。据英国媒体2005年12月18日报道,带领这项调查的是海洋生态学家查尔斯·莫奈特博士,他近日在美国加州举行的海洋哺乳动物会议上提交了最新研究成果。 参与调查的科学家指出,北极熊的数目正在下降!在美国阿拉斯加北部海岸,他们短短1个月间发现了4具北极熊尸体。经过详细考证和研究,他们震惊地发现:这些北极熊很可能是因为长途跋涉觅食而被淹死在途中的。 原来,随着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北极周围冰层融化速度加快,北极熊的地盘不断受到“蚕食”,找寻食物也越来越困难。很多时候,为了觅食,它们不得不在海里游上大约100公里。 虽说北极熊也算游泳能手,但它们其实擅长在靠近海岸的地方游。而且,漫长的海上寻食路导致它们精疲力竭、体温降低、抵抗力相当虚弱,如果碰到海里的大风浪,就很容易被淹死在海里。 莫奈特等科学家认为,在北极,类似这样的北极熊被淹死的情况很普遍,因为近20多年来,随着北极冰层不断融化,被迫长途寻找食物的北极熊数目已经明显增多。莫奈特说,因长途跋涉觅食导致的死亡可能是北极熊死亡的重要原因,如果未来北极的冰层进一步融化,此类北极熊死亡事件或许还会增加。 此前的一些研究也认为,北极熊是气候变暖最大的受害者。以加拿大的哈德逊湾为例,那里的北极熊夏天在岸上生活,这时捕食海豹必须跋涉将近100公里,非常辛苦。在过去的15年中,由于海面结冰时间不断推迟,母北极熊的体重越来越轻,随之而来的是生殖率和幼崽成活率的下降。 北极熊遭遇的生存危机是全球变暖的又一证据,气候变化问题也再次摆在全人类面前。2005年10月,科学家提出,最新研究数据表明,今年夏天北极冰盖的缩小幅度比往年都大,这表明北极地区夏季气温已经升到历史最高纪录。 有些学者甚至预言,如果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得不到改善,那么到本世纪末,北极的冰盖夏天将会消失,未来唯一能看到北极熊的地方就只有动物园了。(张春燕) 若全球持续变暖 北极熊百年内绝种 一位加拿大北极生态学专家前天发出警告说,如果任凭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百年内北极熊将绝种。 阿尔伯塔大学生物学教授安德鲁·德罗彻在接受采访时说:如若人类对全球温室效应的持续不加干预,那么,不出100年,北极熊生存的生态环境可能无法维持,北极熊也就会频临灭绝。 今天,多伦多举行有关研讨会,德罗彻和加拿大野生动物保护局的科学家们,主持了研讨会。会议讨论分析气候变化模式对北极熊的影响,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加拿大的北极地区,栖息着约15000头北极熊,约占世界北极熊总数的2/3。北极熊的主要食物是生活在沿海冰层下海豹,他们觅食的方式是沿着浮冰走到冰层上海豹的呼吸孔旁边守候,海豹一露头呼吸新鲜空气,北极熊就猛扑过去,将之捕杀。 全球气候变暖,冰层就会变薄,无法承载北极熊沉重硕大的身躯。同时,全球暖化,还会缩短北极熊的捕猎期。这就迫使北极熊不得不到离海岸更远的地方去觅食,寻找能够承受它们体重的冰层。 最新一期《自然》科学杂志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全球暖化正在使北半球数以百计的物种的生活范围发生变化,平均每10年向北移6公里。(陈特安) 人民网 2003年 全球变暖北极熊20年内灭绝 2005 据英国《卫报》1日报道,“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日前发出警告: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暖,许多极地物种有可能在20年内完全灭绝,其中包括可爱的北极熊和海豹。 该组织称,到2026年,全球的平均气温将比1750年高出2摄氏度。温度的升高将导致北极地区冰川融化,一些动物物种和苔原植被消失,从而根本改变因纽特人以及其他北极居民的生活方式。 据悉,在过去的十年间,北极地区夏季冰川的覆盖率已下降了9.2%,除非情况有所改变,否则到本世纪末,北极地区的冰川将完全融化。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气候变化专家特恩耶警告说:“如果我们不立即行动起来,北极将很快面目全非,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孩子恐怕只能从书中了解北极熊了。”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还特别呼吁八国集团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气候进一步变暖。 (都市快报) 地球变暖 北极在“冒汗” 二氧化碳是祸首 解放日报消息:冰天雪地中,憨态可掬的北极熊在悠闲地散步,时不时扬起脑袋,仿佛在等待“带来雪意和五点钟”的朋友们……真希望这幅温馨的画面能永远挂在北极。然而,美国科学家近日发出警告:最新科学考察结果表明,2002年夏季,北冰洋冰块和格陵兰冰川大量融化,速度达到几十年来最快。这一切有力地证明:北极在“冒汗”! 今年夏天特别热 2002年12月,美国多家机构同时发出警告:今年北极的夏季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炎热”,大汗淋淋的北极面临危机! 12月初,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最新卫星记录:北冰洋的冰块正以高出往日9%的速度融化,面临在本世纪末全部消失的危险。12月7日,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环境专家在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上发表论文称,今年9月份,北冰洋的冰面缩小了4%,为1978年以来之最。20年前,北极夏天的平均冰层厚度为4.88米,而现在只有2.75米左右。波弗特海、楚科奇海、东西伯利亚海、拉普捷夫海的冰块都大量损失。甚至北极一些海拔2000多米的高地也出现了冰雪融化的现象,而这些地方通常十分寒冷,冰雪冻得十分结实。截至2002年9月夏季结束时,北冰洋的冰块覆盖面积下跌至约518万平方公里,比历史同期水平至少缩小了103万平方公里。 面对这一串串数字,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SIDC)的北极专家泰德·斯坎博斯不无担忧地说:“亲眼所见的一切让我们吃惊不已,不仅仅是海水浮冰面在一天天减少,水下的冰块也在逐渐变薄。”NSIDC的马克·塞瑞兹教授则警告说:“在21世纪里,随着气候进一步变暖,海洋冰块的面积仍然会持续减少。照目前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到2050年之前,平均海面冰块就会减少20%,那时,北极的夏季恐怕再也看不到冰雪了。而到本世纪末,北极的冰块就会消失殆尽。” 北极熊生存难 “大汗淋淋的”北极也让生物家们紧张起来,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的专家指出,海洋冰面对野生动物十分重要。例如,以海豹为主要食物的北极熊,主要依靠在海洋冰面上捕捉海豹;而母海豹也通常是在冰面上产下海豹宝宝的。而北极气候的变暖、海面冰块消失,直接威胁到北极熊和其他北极野生动物的生存。 加拿大野生生物学家伊恩·斯特林博士也提出了同样的担心。他说,刚出生的熊宝宝比新生儿还要小,而且视力低下,它们必须乖乖地在洞穴中待好几个星期,才能跟着妈妈出去走走。然而,气候一天天变暖,洞穴相继融化倒塌,可怜的熊宝宝们还没来得及看看外面的世界,就要被活活压死了。 现在,“北冰洋之王”北极熊所赖以生存的“国土”正在一天天缩小。人们担心这些孤独的“君王”会遭遇和恐龙一样的命运。 最大岛“减肥” 卫星图片和数据还显示,2002年夏季格陵兰岛冰雪流失严重,达到12年来的最高值——68.6万平方公里。1979年,美国的卫星开始直接测量海上冰块面积,多年以来的观测结果显示,格陵兰岛的冰雪融化面积以16%的速度增加,海平面也在不断上升。 科学家警告说,格陵兰岛的温度每增加1华氏度,海平面的上涨速度就会增加10%。目前,格陵兰岛屿周围的海水每10年就增加1.27厘米。 融化的冰雪不仅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更会促使气候变暖。要知道,海洋冰面和冰川都是地球的“凉爽剂”,它们能在春季反射80%的太阳光,在夏季——冰雪融化的季节——反射40%到50%的阳光。而在冬季,海洋的冰面在温暖的海水和寒冷的空气之间又充当了保护膜作用。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大量极地冰块来反射阳光,地球变暖更会加速。 另外,融化的冰雪和漂流物还会直接影响北大西洋的深海对流,从而改变世界海洋流活动和全球气候。 二氧化碳是祸首 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马克·塞瑞兹教授说,2002年北极的夏季较往年炎热,而且暴风雨频繁,冰块容易碎裂和融化,这是造成海洋冰面缩小的直接原因。但是,追究其深层次原因,塞瑞兹认为,自然界循环变化、温室气体排放、臭氧层遭破坏等等都与之有关。 也有其他专家指出,北极冰块融化加速与北半球大气流动方式改变有关;还有的说法称,原因是大自然的多变性、温室气体排放,或者两者皆有。 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领导小组(IPCC)指出,煤炭和其他燃料燃烧释放出的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有害气体笼罩着地球,而极地地区的气候变化是地球上最严重、也是影响最深远的。 而WWF的气候变化项目负责人詹尼弗·摩根指出:“北极冰块消失是环境恶化的又一例证,而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罪魁祸首。我们既然已经设立了相关措施,如果不落实是不负责任的。世界各国领导人们应该立刻执行节能措施,增加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利用,不要今后悔之晚矣。” 温室气体对北极造成毁灭性影响 北极熊可能灭绝 2004年光明网 《北极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报告》日前面世 北极地区正在受到气候变化影响并产生严重的后果。北极生物将受到生存环境改变的巨大威胁。北极熊、海豹等物种首当其冲,北极脆弱的生态系统岌岌可危。 本报讯(记者郭晓军) 记者昨天从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代表处获悉,一份介绍温室气体排放对北极影响的报告《北极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日前面世。该报告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介绍温室气体对北极毁灭性影响的文献。报告指出,全球各国如不能尽快实施减排二氧化碳的计划,不久的将来将会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 《北极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报告是由北极协会的八国政府聘请250多个科学家经过一系列的考察和分析做出的。评估报告所展示的数据是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强有力的证明和支持。 报告指出,北极地区正在受到气候变化影响并产生严重的后果。北极生物将受到生存环境改变的巨大威胁。北极熊、海豹等物种首当其冲,北极脆弱的生态系统岌岌可危。同时,北极地区气候变化所产生的后果还将反作用于气候系统,引起更大的全球变化。北极冰川所储存大量的淡水注入海洋将使海平面上升。海冰的大量融化使得北极地区反射太阳光能力减弱,这也将进一步引起气温变暖。 报告还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是导致北极地区气候变化影响恶果的核心原因。对此,世界自然基金会敦促有关各国政府尽快采取减排二氧化碳的措施来遏制气候变化造成更大的影响。 报告说,北极地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要比其他地方要严重2-3倍。北极熊将很有可能在本世纪末完全灭绝。一些北极特有的鱼种将消失。威胁健康的疾病将随着气候带的迁移而北迁。北极地区沿海地区将可能因为气候变暖而发生个多的风暴天气和森林火灾。冰川退缩、冰盖消融和冻土的融化都是的全球海平面不断上升。 报告预测,本世纪末全球海平面将上升大约一米。而其中15%是由于北极变暖而造成的。在孟加拉,大约有一千七百万人口居住在海平面一米以下的区域。而在其他地方,如美国的佛罗里达、路易斯安那、曼谷和马尼拉等地也都将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胁。 震惊!欧洲化学污染导致大量北极熊雌雄同体 长城在线 2006 野生动植物研究人员已经发现新的证据,因全球变暖栖息地受到严重威胁的北极熊,现在又受到化学化合物的危害。这些化合物主要是欧洲用来降低沙发、衣服和地毯等家庭用品可燃性的有毒化学物质。来自加拿大、美国阿拉斯加、丹麦和挪威的一组科学家发出警告称,他们最近发现一种叫做多溴联苯(PBDEs)的阻燃剂开始出现在北极熊的脂肪组织中,尤其是生活在东格陵兰岛和挪威萨瓦尔伯特群岛的北极熊。 关于这些化学物质会对北极熊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研究仍在进行中。 但是在小白鼠身上进行的试验显示,这些有毒化学物质对动物的影响是巨大的,包括它们的性别、甲状腺、运动技能和脑功能。 有证据显示,那些和多溴联苯相似的化合物导致出现了惊人比例的雌雄同体北极熊。在萨瓦尔伯特群岛,大约每50只母熊中就有1只长着两种性器官,科学家们将此直接与污染联系到了一起。 “全球自然基金会”的领导人柯林-巴特菲尔德称:“北极现在成了一个化学制品接收器。我们日常使用的居家产品中的化学物质正在污染北极的野生动植物。”这些污染物质主要来自美国和西欧等工业发达地区,水流和北行风将它们带到北极后,在北极寒冷的气候下浓缩、沉淀下来并进入食物链。(章田) 北极熊是北极地区最大的食肉动物,因此也就是北极当然的主宰。如果说,企鹅是南极的象征,那么北极的代表自然就是北极熊了。但是,如果从生态平衡的角度来考虑,人们也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狼群的捕获目标是驯鹿和麝牛等北极最大的食草动物,那么还要北极熊干什么?是的,如果仅从陆地上来看,北极熊的存在的确有点多余,这种庞然大物也在草原上迎来逝去,不仅会对本来就为数不多的驯鹿和麝牛等的生存造成巨大威胁,而且也会与狼群争食,使狼群陷入饥饿的境地。然而,深思熟虑的造物主自有其天衣无缝的巧妙安排,它让北极熊生活的中心地区是在冰盖上,因为那里有大量海象和海豹之类在繁衍生息,除了为数极少的嗜杀鲸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天敌,它们那硕大肥胖的躯体又必须要有一种强大而贪食的动物去消耗,北极熊正好找到了用武之地。于是,北极熊便在这个茫茫无边的冰雪世界里确定了自己无可争议的统治地位,成了这个白色王国的主宰,不必再跑到陆地上去与可怜的狼群争食。尽管如此,北极熊仍然是一种陆生的动物。 北极熊全身披着厚厚的白毛,甚至耳朵和脚掌亦是如此,仅鼻头有一点黑。而且其毛的结构极其复杂,里面中空,起着极好的保温隔热作用。因此,北极熊在浮冰上可以轻松自如地行走,完全不必担心北极的严寒。北极熊的体形呈流线型,善游泳,熊掌宽大犹如双浆,因此在北冰洋那冰冷的海水里,它可以用两条前腿奋力前划,后腿并在一起,掌握着前进的方向,起着舵的作用,一口气可以畅游四五十公里,也算得上游泳健将了。其熊瓜宛如铁钩,熊牙锋利无比,它的前掌一扑,可以使人的头颅粉碎,身首分家,可谓力大无穷。它奔跑起来,风驰电掣,时速可达60公里,但并不能持续太久,只进行短距离冲刺,所以在宽阔的陆地上,假若人和熊进行长跑比赛的话,北极熊必败无疑。 北极熊为食肉动物,主食海豹,其中主要是环海豹,因这种海豹在北极分布极广,甚至北极点都是其活动的场所。每当春天和初夏,成群结队的海豹便躺在冰上晒太阳,北极熊则会仔细地观察猎物,然后巧妙地利用地理形势,一步一趋地向海豹靠近,当行至有效捕程之内,则犹如离弦之箭,猛冲过去,尽管海豹时刻小心谨慎,但等发现为时已晚,巨大的熊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拍将下来,顿时脑浆涂地。有时,特别是冬天,北极熊又会以惊人的耐力连续几小时在冰盖的呼吸孔旁等候海豹,全神贯注,一动不动,犹如雪堆一般,并会用熊掌将鼻子遮住,以免自己的气味和呼吸声将海豹吓跑。当千呼万唤的海豹稍一露头,“恭候”多时的北极熊便会以极快的速度,朝着海豹的头部猛击一掌,可怜的海豹尚未弄清发生了何事,便脑花四溅,一命呜呼。这时北极熊立即将海豹狠狠地咬住,以防海豹下沉,然后用力将其从水中拖出,由于冰孔大小,往往把海豹的肋骨和骨盆挤碎,北极熊力气之大,由此也可略见一斑。对于那些躺在浮冰上的海豹,北极熊也有一套对付的方法。它会发挥自己游泳的专长,悄无声息地从水中秘密接近海豹,特别有意思的是,有时它还会推动一块浮冰作掩护。捕到海豹后,便会美餐一顿,然后扬长而去。北极熊的聪明之处还在于,在游泳途中若遇到海豹,它会无动于衷,犹如视而不见。这是因为它深知,在水中,它决不是海豹的对手,与其拼死拼活地决斗一场,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还不如放海豹一马,也不消耗自己的体力。当捕食甚丰时,北极熊便会挑肥拣瘦,专吃海豹的脂肪,其余的部分都慷慨地留给它的追随者――北极狐、白鸥等。当找不到猎物时,它也会吃搁浅的鲸的腐肉、海草、谷燕、干果,甚至居民点的垃圾。 北极的春季(三、四月份)是北极熊的交配期,一般两周左右,有时可达1个月之久。性成熟的雌北极熊(4龄以上)和雄北极熊(5龄以上)或许由于有缘千里来相会,或许心灵感应所致,相会之后,双方便一起漫步于晶莹剔透的冰盖上,有时,身材娇小的母熊走在前面,体格粗壮的公熊则紧随其后,相距不到两三步,有时,情之所致,双方贴得相当近。当然,有时会出现母熊对公熊不甚满意的情形,这时公熊往往会采取暴力行动,于是双方便撕打起来,但是体质羸弱弱的母熊岂是体大粗壮的公熊的对手,最后母熊不仅遍体鳞伤,而且还要委屈求全,不得不违心地当上新娘。从某种意义上讲,雄北极熊所作所为虽有点粗暴,但对其整个种族的繁衍是极其有利的。因为交配期一过,双方便各奔东西,各自过着独身生活,而且为生活所迫,整天东奔西跑,很难有机会再相遇,而交配期稍纵即逝,若不趁此良机繁殖后代,恐怕又要推迟一年,而明年的此时能否有此机遇,还很难预料。因此,为了保证世世代代延续下去,不致灭绝,雄北极熊抓住每一个繁殖的机会实在是明智之举。 隆冬时节(12月份至翌年的1月份),母熊便在自己建造的洞穴中分娩了,一般为双胞胎,偶尔是单胎或3胎。刚生下的熊仔光秃秃的,双眼一抹黑,双耳听不见声音,体重仅有几百克重,相当于母熊体重的1%左右。出生之后,生长得相当快,经过3~4个月的哺乳,即可长到9~13.5公斤,而在此之前,母熊则与熊仔朝夕相处,形影不离,驻守洞穴中,并完全依靠体内贮存的营养维持自身生命,而且还要哺乳熊仔。北极熊乳汁的脂肪含量高达30%以上,这是任何食肉动物所无法比拟的,因此熊仔才能发育良好,3~4个月后,母熊便携子离开洞口,让其外出见世面,长见识,晚上领着它们回洞过夜。 熊仔跟随母熊约2年左右的时间,其间要学习捕食和如何在北极严酷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年满2岁后,就开始日食其力,而且一旦长成,它们很少找同类做伴,整天风里来,雪里去,辗转于浮冰和陆地间,由于其特殊的摄食方式和相当大的食量(北极熊的胃可容纳50~70公斤的食物),因此它总是独来独往,漂泊不定,俨然一位孤独的流浪者。 长到4~5岁,北极熊便达到性成熟,并开始婚配生育,另立新家。其生殖年龄可以持续到20~25岁。目前,尚无法断定野生北极熊到底能活多久,估计也就是20~30年,但是曾有一只捕获的北极熊在动物园里活了40年;不过,也只有在动物园里,北极熊才吃喝不愁,而且管理人员精心饲养照料,身体极少得病,即使有病,也会被治疗,这样才得以高寿。若是在北极,那些年老的北极熊往往视力、听力欠佳,牙齿磨得平平的,很难捕到猎物,饥寒交加,再加疾病缠身,很快便会死去。 目前北极地区的北极熊已不超过20000只。平均每700平方公里的冰面,才有1只北极熊;而且随着北极石油资源的开发,先进的破冰船、飞机、潜艇等业已进入北极,北极熊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北极地区的国家在1973—1975年签署了保护北极熊的国际公约。公约规定:严格控制买卖、贩运自然熊皮及其制品。(中国科普博览) Re:北极熊生存危机.全球变暖 Kurin 2008-06-23 23:48 當北極熊爲了覓食而精疲力竭時,我們沒有所謂的溫飽問題。人類,你能為自己同類的死亡而悲傷,那么你為什麽不能理解面臨瀕臨滅絕危機的它們的無奈和痛苦?熱了,你們把空調開得很大,爲了舒服自己;累了,你們喜歡開車更甚於擠公車,汽油燃燒,二氧化碳到處亂跑;餓了,你們肆意殘殺不是同類的動物,甚至連快要滅絕的它們都不放過。地球給我們太多,而我們又能給地球什麽?
0
1
keystone
2008-08-01
红色连衣裙你好,关于北极熊的那个记录片,你有链接吗?能否给我一下,我找不到
谢谢
KW
2008-08-01
1
看北极熊饿S,还有一个是没有大块的冰让它着陆,只能在水里了,最后..... 唉,本来觉得那么笨重的东东不可爱的,但是看到后,都觉得伤心,太可怜了.....
WLZHT
2008-08-01
可怜的动物,我们该怎么做呢?
keystone
2008-08-01
1
呼吁所有国人以及世界人民观看《不可忽视的真相》
呼吁所有国人以及世界人民观看《不可忽视的真相》
【收藏本贴】
楼主 作者: kingboyjin (蓝猫) [资料] [文集] [发短消息] [相册] [编辑] [回复] [管理回复] [送礼物] 发表时间:2007-05-31 16:57:00
标题:呼吁所有国人以及世界人民观看《不可忽视的真相》 查看kingboyjin的个人文集 《不可忽视的真相》三个步骤:
1) 发现问题
2) 传播真相
3) 解决问题
之所以多了第二步是因为这是个太大的问题,只有让每个地球人都知道都做出行动才有可能 “解决问题\". 所以我们一般认为的 “这是科学家们,领导们担心的问题\"这个想法是错误的.科学家的工作主要是发现这个问题,提供证据,然后预测可能发生的情况.这些他们已经都做到了.领导是要制定政策和法令强制某些政策的施行以确保我们能有所行动.这点还未做的很完善.但是最主要的是,人们必须要了解真相,了解事情的严重性,并且在事实,证据的面前被说服才能帮助解决问题. 而传播这个工作,就是媒体工作者,电影人,艺术家,作家,甚至是一个小小的影迷(比如说我现在辛苦打字就是为了让更多人去看这个电影)应该帮助做的,并且能做到的. 这部电影的拍摄就是这个作用.
影片里戈尔先生在课堂上为我们详细的用90多分钟对多年来科学家们关于Global Warming本身的起因,造成的结果和以后发展的研究做了详细而清楚接阐述. 里面用了好多做的很漂亮的图表和照片.证据确凿,很难不让人信服. 他提到了这样几点,供大家参考:
1) 首先他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欣赏了一下这个我们生存的星球,以便让你知道大概的一些地理知识.并且同时也要让我们对亲手把这个可爱的慰蓝星球毁掉而感到无比自责.
2) 温室效应的发生原理. 这里他用了动画片的形式为大家简单明了的解释了二氧化碳是怎么样造成了温室效应
3) 然后他用了大量图片和科学工作者的结果展示了来地球上发生的变化:多少冰山已经变成了没有一点雪的绿山;多少北极圈和南极岛的大冰块正在慢慢消失;多少曾经美丽的湖泊已经干涸;多少北极熊和企鹅因为冰的融化而死去(主要原因是原来北极熊和企鹅都是游一会儿泳就上到冰上歇息和找食物,而现在很多地方冰都没了,于是北极熊和企鹅的游泳距离加大,有时一直找不到上岸的冰块,于是就活活淹死了.)
4) 除了照片外,他也出示数据展示每隔几千年温度的变化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并且可以明显看出两者之间的关系.还有他的证据表明历史上温度最高的几个年份大部分都出现在近几年里,最高的温度则是去年2005年. 很多的曲线在展示时看到的结果是惊人的.最近几年里上升的幅度大到难以置信.以至于戈尔先生都要登上升降机去才能够到曲线. (因为屏幕比较大,图表也就比较大)
5) 再有就是因为冰的融化,本来在冰表面上折射回去的太阳光,现在折射少了,大都被海水所吸收,于是海水温度不断增加,从而导致了很多飓风和洪水等自然灾害.其中当然是主要讲的Hurricane Katrina.
6) 然后戈尔先生还分析了世界上各个国家CO2的排放比例,也就是谁对温室效应的形成\"贡献\"最大.无论是算上人口还是不算上,美国都是第一.而中国当然一乘上人口,就跑到第二去了. 而且不排除以后成为第一的可能.通过这个他其实是想说,美国人对灾难的造成应付的责任最大,但同时他们改善此结果所能做的也最多.
7) 最后当然是对未来的海平面和温度的预测.很多的冰山都将完全融化,南极岛的一个大角将融化脱离(目前体积已经缩小了很多,一但此角脱离就说明温室效应已经相当严重了).另外如果半个南极融化或是另一个大冰岛完全融化将使地球的海平面整个上升20英尺. 之后……水将淹没临海城市如:曼哈顿(戈尔先生说即使911没有撞毁世贸大楼,到时候也会被水给冲倒了- -),迈阿密,旧金山…世界各国的沿海城市和海拔低的地方….当然这里也包括我们两个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上海和北京. 再最后…..地球就变成水球了…-_____-|||…T_____T….
其实在整个听报告的过程中,我总有个感觉就是这一切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地球上生物是有生存周期的…恐龙同学们生存的时候,没有我们…他们的时代过去了..地球上一次大灭绝,然后冰河时代…然后人类的时代,…再然后人类灭绝,…下一个不知是什么生物的时代(也许是蚂蚁什么的),然后下一代的生物们就会在博物馆里放上人类的骨架观赏就像我们现在博物馆里的恐龙骨架一样….这些早晚会发生.但是当然这不是电影的主题.电影主要是要告诉我们: 现在面临这样的一种情况,对待它是一种态度上,精神上,道德上的问题,不是科学问题或政治问题.我们是否应该为保护自己的家园和下一代的生存环境做点什么.电影里也多次提到政府对此问题的反映不足.很多报告被递交上去时都被一些不懂科学的秘书们修改了.重要的事实没有能得到重视.但是最重要的是人们是有选择的权利的,选择等死还是为改善此局面尽自己的努力.
在中间插入戈尔先生去各国演讲的片段中,特别演了去中国北京的清华大学做演讲的情况. 戈尔先生很重视中国的传播.他也说从中国的科学家那里学到很多.( 我们的清华大学和学子们也自然因此在电影中露了半天脸,还有清华学子们对戈尔先生的热烈欢迎场面).但是同时他也表示出对中国环境的担忧.因为中国的人口以及工业污染很严重.
影片最后, 戈尔先生以人类登上月球的精神鼓舞我们,没有什么事情人类是不能做到的.即使是在某个阶段看似是mission impossible 的,在不久的将来都有可能实现. 可是他没有能告诉我们一个有效的办法.他只提到了用省油和过滤排气的车子等,但是车子的数量在每年增长,是否这就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呢? 也许你会对他的答案不满意,因为在他展示了
那么多 “令人绝望的\"数据并说服你世界末日就不远了后,没有能给我们很多希望.于是不免让人有些 “事以至此,能活一天活一天\"的想法.而不是达到在看完后充满斗志或出门就决定明天不开车了这种效果.
在电影里戈尔先生用了这样两个比喻我记忆很深刻.一个是先把一只青蛙放进一个已经煮沸的锅里, 青蛙烫的 “蹭\"一下就蹦出来了(青蛙也不知道是着谁惹谁了…真惨);然后把它放进一个同样的冷水锅里,开始在下面用煤气逐渐加热, 青蛙一开始自然没有跳出来,温度缓慢上升,但是青蛙始终没想要出来,因为温度上升慢,它已经逐渐在适应而不是一下被烫到.于是它也就没有正常的 “反射\"要去逃走,而是始终在温度上升的水里呆着…温度眼看就要到达沸点…这时青蛙已经不知道怎么逃了..还是呆着..直到…直到…被人救出来….但是问题是…..谁来救我们呢?.
第二个是一杆秤,秤的左边是一堆金条,很诱人…而另一边…则是我们的地球…..到底哪个更重要呢?
走出电影院,心情果然很沉重.这个电影让你很容易忧心忡忡,它好的地方是给大家一个为未来担忧的理由,好好审视自己的罪行….但是不好的就是我上面说的正面积极的反映来的不如绝望消极的反映大.
我们出来最大的感受是----The end is near...We are all going to die….
包括另一些片子关于环保,水资源等等。。中国的问题实在太多了。 。现在或许你没有感觉,您或许在沿海地区。。过些年。。久了。沿海以内同胞们外迁喝水。人口密集,气温升高,。海水膨胀。污染严重,发重,大气破坏。。等等一系列问题爆出。。。。做为世界人口第一的国家,我想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这个问题,而不是把这些问题抛给美国,而想到经济发展利益,就抢着拿。。。世界人民看在眼里。中国人什么地位,做什么大家都有数。。媒体报道,国内外新闻,大家都应该更加关注。为了更好的生存,现在我24,或许过个30年。这些问题已经来了。我54估计也活不久了。 。我想这种死法对不起自己,是人类自己把自己给灭了。
输入需要设置字体大小的文本
删除理由:
删除同时踢出此人
转移
删除
回复楼主
已有4条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