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隶

长老2012-04-01 11:03:50

  楼主

读书的意义-俞平伯
跟帖:1条浏览612次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不仅有关联,是一桩事情的两种看法而已。游历者,活动的书本。读书则曰卧游,山川如指掌,古今如对面,乃广义的游览。现在,因交通工具的方便,走几万里路不算什么,读万卷书的日见其少了。当有种种的原因,最浅显得看法,是读书的动机环境空气无不缺乏。 讲到读书的真意义,于扩充知识以外兼可涵咏性情,修持道德,原不仅为功名富贵做敲门砖。即位功名富贵,依目下的情形,似乎不必定要读书,更无须借光圣经贤传,甚至于愈读书会愈穷,这无怪喜欢读书,懂得怎样读的人一天一天的减少了。读书空气的稀薄,读书种子的稀少,互为因果循环。 现在有一些人,你对他说身心性命则以为迂阔,对他说因果报应则以为荒谬,对他说风花雪夜则以为无聊。不错,是迂阔,荒谬,无聊。你试问他,不迂阔,不荒谬,不无聊的是啥?他会有种种漂亮的说法。但你不可过于信他,他只是要钱而已。文言谓之好利。有一个故事,不见得靠得住,只可以算笑话。乾隆帝下江南,在金山寺登高,望见江中大大小小多多少少的船,戏问随銮的纪晓岚,共有几只。这原是难题,拿来开玩笑的,若回答说不知道,那未免杀风景。纪回答得很好,臣只见两条船,一条为名,一条为利。在那时,这故事讽刺世情已觉刻露,但现在看来,不免古色古香。意存忠厚,应该对答皇帝道,只有一条船。 好利之心压倒一切,非一朝一夕之故。古人说:“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以义为利是遥远的古话。退一步说,以名为利。然名利双收,话虽好听,利必不大。惟有不恤声名的干,以利为利,始专而且厚。道德名誉的观念本多半从书本中来,不恤声名与不好读书亦有相互的关联。 在这一味好利的空气中寻求读书乐,岂不难于上青天,除非我们把两者混合。假如我们能够立一种制度,使天下之俊秀求官位利禄之途必出于读书,近乎从前科举的办法,这或者还有人肯下十载寒窗的苦工。严格说来,这已失却读书的真意义,何况这制度的确立还遥遥无期。 现在有一种情形,这十年以来,说得远一点,二三十年以来都如此,就是国文程度显著地低落,别字广泛地流行着,在各级学校任教的,人人皆知,人人皱眉头痛,认为是不大好办的事情。这严重的光景,不仅象征着读书阶级的崩溃,并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发展。 文字教育好像不算得什么。文字原不过白纸上画黑道,一种形迹而已,但文化却寄托在这形迹上。我们常夸说神州立国几千年,华夏提封数万里,这种时空的超卓并不必由于天赋,实半出于人为,皆先民积久辛勤努力所致,我们应如何欢喜惭愧,却不可有恃无恐。方块字的完整,艰深,固定,虽似妨碍文化知识的普及,亦正于无形之中维护国家的统一与永久。从时间说,我们读古书如《论语》,觉得孔子孟子似乎不太远,而杜工部苏东坡的诗文呢,他们两位活像我们的老前辈,这是方块文字不易变动之力。假如当初完全用音标文字,那不必提周秦两汉,就是唐宋,也就很遥远而隔膜,我们通解先民的情思比较困难,而华夏国本亦因而动摇不安。再从空间说,北自满洲,南迄岭海,虽分南北中三部,细分还有更多的区域,然而中国始终只是一个,譬如说广东话与北京话完全两样,而纸上文字完全一致。我国屡经外夷侵略,或暂被征服,而于风雨飘摇中始终屹立不失者,上面已表过是先民血汗的成绩,而在民族的团结上,文字确也帮忙不少。历史事实俱在,不容易否认的。 所以文字教育的失败,表面上看只是读书种子稀少,一般国文水准低落而已,骨子里已损害民族国家的前途,自非好作危言耸人听闻,废书不读可谓今日之流行病。用功的人难道没有?即有少数的人好学潜修也不足挽回这颓风。即以学校教育而论,听讲的时间每多于自修,而自修课业,有如太史公所谓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者能有几人?我不敢轻量天下之士,武断地说或者不多罢。如何使人安心向学,对读书感到兴味,似是小事,却是牵连社会生计问题,譬如饿着肚子读书当然不成的,更有关于教育考试铨叙各制度的改革。我们从事教育写作文字的固责无旁贷,但已不仅是个人努力的事,而成为民族复兴国运重光的大业之一了。
0 1
奴隶2012-04-01
1
读书的意义

读书的意义
  
  我一直怀疑我是不是受骗了。
  
  古人们总是一副官本意识过剩的样子,老套地教育我们“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就像今天坐在教室中我的外甥女听到的那种千篇一律的句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后就可以有份好工作,不用活得那么辛苦。我也有过纯真的少年时代,觉得读书读多了好处自会多多,努力再努力就可以把一切梦想实现,就像传记里的名人们一样,成为专业中NB闪闪的人物。
  可是我不是雅典娜。我是个普通的傻瓜,读不好书,虽然也不能算太差。
  到底从几岁开始认定,爱迪生那句著名的努力论中,从来没有说过灵感就不重要。
  
  我到现在还能想到过去的那个自己,家里没有书却到了小书摊就走不动路。
  
  没有幼儿园。没有朋友。今天所谓钢筋水泥的丛林在我小时候没有这么诗意的名称。我趴在小小的一片阳光里,看着那些传承了几千年的字。我怎么会无所谓地认识了那么多字,远远没有今天背单词时的丧心病狂。妈妈不在身边,爸爸也不在,身边是报纸和书。
  为什么会喜欢上文字。为什么非得喜欢上文字。为什么放弃了绘画放弃了音乐却就是放弃不了文字。为什么直到今天就快把最初的梦想忘得一干二净痛快淋漓的时候却还是无法放弃。
  
  我从几岁开始知道,书其实帮不了我任何事。
  
  它教不会我怎么被老师喜欢,教不会我怎么样才能够让自己真实的辩解被人理解,教不会我怎样才能轻松地被选上三好生,教不会我怎样跟父母平心静气地说话,教不会我说适当的谎画适当的妆,教不会我如何才能自己面对千疮百孔的自己好好活下去……
  书没有古人们说的那么有用。我还记得当初看到布鲁诺临死前那句,即使你烧死我,地球也是围着太阳转的呀!我把自己想像成哥白尼,为了真理而战,结果在家长会上被老师骂的狗血临头,以全年级第一的成绩承受着众多的指责。
  书上说过,那样的人是对的。
  后来读懂了,才知道那样真实的人是最容易死的。就像人们都纷纷赞扬孔融让梨,却从来不说曹操大人把他杀了祭旗一样。
  
  可是为什么会没了书就像死了一样。
  
  不会因为读书就显得了不起。世界上也没有什么奖励是因为你读书多就奖励你。而事实上是,读书耽误了太多本来可以用来学习休闲娱乐的时间,于是读书的人总容易一副苦大愁深的表情,询问各种事物的意义,也容易变成愤怒青年,被人喷的一无所是。明明自己心里有那么多话想说,却找不到半个人乐意听自己大放厥词。一个笑话讲出去,得等半分钟才有人反应过来发笑。
  他们都是众人心目中的强者。奖学金,英语演讲比中文还熟练,会使用温和的语言,不是令人讨厌的人。善良,天真,坚定,乐观。不读书也可以获得。书里也写了不少,现实中也会遇到不少。
  
  那么何苦。何苦要追问意义,追问真实,追问得自己千疮百孔痛不欲生。何苦要奔波于图书馆与宿舍之间,想到一个闪亮闪亮的观点因为找不到人应和而沉寂下去,何苦一边做一个不够出色的管理者和商人一边又拿着同舍人们不解得可以的哲学心理学神话学的书,何苦要忍受文科人的嘲笑轻视说出自己粗浅的见解。这些都是何苦。
  一个只为了修够自己学分的女生,咬牙说,“既然他们都能学好,我也能”地对待着古代汉语。
  突然就很俗气地想到《士兵突击》中的561。“当兵很辛苦……要是只想混个司务长的话,其实不用这么辛苦。”
  
  抱歉,我太珍惜的东西,真的不想让你们这样轻视敌视蔑视和无视。可是我什么也不能做。我只是个爱书的人而已。
  
  我曾经向每一本书发问。我为什么在这里。牺牲睡眠,学习,赚钱,工作,上网等等机会,抚摸书皮上的灰尘。既然它不能让我变的更勇敢,更坚强,更美丽,更天真,更善良。或者世俗一点帮我挣更多的钱让爸妈住上更大的房子吃上更好的东西。
  谁能帮我解释一下我存在在这里的意义。
  为什么我要在这里,穿越过风沙,划破了手掌。
  
  从图书馆借来《华氏451》时,差点为其中那些温柔的句子哭出来。
  “你老是在追问为什么,结果却会使你自己非常不开心,如果你总是不停地询问。让事实将他们填得满满的,几乎噎到透不过气,但他们绝对会认为自己通晓各种信息,聪明过人。不要给他们哲学或社会学这种难以琢磨的东西,别让他们体会到事物之间的联系,那会让人感到忧郁。测量和换算宇宙一定会让人感到愚蠢和孤独。”
  
  但就算是这样,我们为什么还要那么坚定地站在这里,忍受着嘲笑和诬蔑,被人当成不合时宜的傻瓜,被误解被骗。
  
  那么我要说,如果你想从书中找到什么可以帮助你脱离困境的东西,如果你想找到什么可以让自己以后更殷实更富足的东西,如果你想找到什么可以让别人更高看你更佩服你的东西,如果你想找到什么可以让自己显得更有才能更有品位的东西,如果你想找什么突出自己的东西——
  你还是离开吧。书里没有那些东西。
  抱歉,因为你还没做什么就想要求回报。连种子都没有撒到地里,就先要鉴定种子的品种基因和收成。如果你不了解读书仅仅是种,那么还是离开吧。就像我的朋友C、Y都离开了一样。
  
  我是带着如何困惑的内心,继续去寻找路途的。
  我不确定,不确信,不肯定,不知道未来是怎样的天地。我知道也许我就是那种老旧古板的活该被世界淘汰的人。但我拼掉了他人眼中的崇拜,前途上可能的金砖,咬着牙说,我只想看看这个世界。
  我真的只想看看这个世界。在临死之前,好好看看这个世界。
  为什么要爬山。因为它在那。
  为什么要读书。因为世界在这。
  
  你知道爬山的悲哀吧。
  如果不想爬不用那么辛苦的。如果想出名,想赚钱,想飞行,都不需要这么辛苦的。不用那么何苦地去爬山,再原路下来,凭空留下心里比云还高的天空,以及观看地面时的那种辛苦的俯瞰。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反正对于不爬山的人来说,我们是自找苦吃。
  ——因为我想看看,高处的风景。
奴隶2012-04-01
1
读书的意义和价值

1、有人读书是为了摆脱生活的苦难、获得物质生活的富足,继而实现精神上对贫穷、压力、不公的解脱。
2、有人读书是为了实现外界环境对他的期望,他不想让别人失望,更害怕面对失败的自己。
3、有人读书是为了思想的自由、德性的提高,这种人读书对书的选择很多,挑剔的眼光正如他们对自己理想世界的追求一样持久不懈。
4、有人读书是为了安身立命,平凡的生活、平凡的工作和幸福是他最希望得到的。对他来说,即使不读书,获得这些也足以让他感谢生活。
5、有人读书是为了兴趣,这类人很少,他们很坚持,如果社会对他们足够宽容的话,往往会成就很大的事业。